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专业代码:0402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体育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健身与社会体育指导理论和方法,适应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健康中国对体育健身发展的需要,能够胜任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训练、体育管理、基础体育教学研究等工作,同时能胜任社会体育指导、体育健身休闲指导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
1、热爱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事业,有理想、有社会主义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奋发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自我教育能力和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
2、具有较扎实的体育教育科学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掌握中小学校体育教育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达到“一专多能”,具有在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教学、锻炼、训练、竞赛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和一定的班主任工作。掌握体育健身和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指导和健身指导能力,学生毕业后能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较快适应社会需要。
3、具有较强的自学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基本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获得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如裁判证、教师资格证、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身指导证书等。
4、具有新时代体育观、教育观,掌握体育教育基本规律,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得到较扎实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体育知识、技能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我国社会群众性体育和健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的具有较全面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的合格体育教育工作者或具有教育思想的社会体育工作者。
四、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
五、核心课程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基本理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健身运动、田径类、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特色描述
1. 教育见习1周、教学技能与训练3周、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3周、学年论文1周,主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教学实践和体育指导能力,突出师范性和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2. 计算机基本能力训练1周,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能较为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基本程序和软件,能通过较为熟练地操作Word、Excel、PPT等电子文档,并能用于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习2周,让学生较为生动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坚定思想基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毕业实习9周。让学生接触社会,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或班主任工作,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组织运动竞赛等水平,或在健身俱乐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和健身指导实践工作,提升综合能力。
5.写作训练1周、毕业论文(或教学设计与试讲)15周。写作训练放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后进行,锻炼学生的基本写作和基础科研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毕业论文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理论水平;根据情况用教学设计(含健身指导设计)与试讲代替毕业论文,以此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情况,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教学设计(含健身指导设计)和试讲后才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划上圆满句号。
七、学分分配
学生修满170学分方准予毕业。
普通教育课程45学分,比例为26.47%;专业教育课程115学分,比例为67.65%;拓展教育10学分,比例为5.88%。其中选修课63学分(含限选),占课程教学总学分的比例为37.06%,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总学分的比例为22.94%。其中素质教育中开展《教师仪态与素养》人文素质选修课,要求本专业学生限选。
八、专业特色
围绕我国中小学体育师资发展需要和健康中国对社会体育及健身指导人才需要开展专业教育教学,突出师范性和社会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习前期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学习后期根据培养目标设立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今后的发展需要选修相应模块的课程,为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整个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同时也为部分学生继续升学考研打下基础。
九、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4—6年。
十、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十一、专业教学计划表
附表一
十二、学分学时统计表
附表二
十三、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表
附表三
十四、分学期课程一览表
附表四
十五、人才培养标准大纲
附表五
附表一: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表
教 育 类 别 |
|
课 程 性 质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普通教育 |
思想 政治 类 |
必修 |
ABSZ0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ic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s |
2 |
32 |
32 |
|
|
1 |
|
ABSZ010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习 Ideologic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s internship programs |
1 |
|
|
1周 |
|
2 |
|
ABSZ050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2 |
32 |
24 |
8 |
|
3 |
|
ABSZ03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48 |
40 |
8 |
|
2 |
|
ABSZ04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4 |
64 |
64 |
|
|
5 |
|
ABSZ04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习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ernship programs |
2 |
|
|
2周 |
|
5,6 |
|
ABSZ0201 |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32 |
32 |
|
|
1-6 |
|
学分小计 |
16 |
|
|
|
|
|
|
国防教育类 |
必修 |
ABWZ0101 |
军训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
1 |
|
|
2周 |
|
1 |
|
ABWZ0102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1 |
32 |
32 |
|
|
1 |
|
学分小计 |
2 |
|
|
|
|
|
|
外语类 |
必修 |
ABRW0101 |
大学英语(一) College English (一) |
4 |
64 |
48 |
16 |
|
1 |
|
ABRW0102 |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 (二) |
4 |
64 |
48 |
16 |
|
2 |
|
ABRW0103 |
大学英语(三) College English (三) |
4 |
64 |
48 |
16 |
|
3 |
|
限选 |
ABRW0104 |
体育英语 Sports English |
3 |
48 |
48 |
|
|
4 |
|
学分小计 |
15 |
|
|
|
|
|
|
计算机类 |
必修 |
ABXX02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llege Computer |
3 |
48 |
48 |
|
|
2 |
|
ABXX0202 |
现代教育技术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2 |
32 |
32 |
|
|
7 |
|
ABXX0203 |
计算机强化训练 Computer Intensive training |
1 |
|
|
1周 |
|
2 |
|
学分小计 |
6 |
|
|
|
|
|
|
综合类 |
必修 |
|
陶瓷特色课程——陶艺欣赏 Characteristics of ceramic |
3 |
48 |
48 |
8 |
|
5 |
|
ABRW0654 |
体育科研方法 P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
0.5 |
8 |
6 |
2 |
|
7 |
|
ABXG01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
1 |
16 |
16 |
|
|
2 |
|
ABZS01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0.5 |
8 |
8 |
|
|
3 |
|
ABZS0102 |
大学生就业指导 Guidance for Employment |
1 |
16 |
16 |
|
|
6 |
|
学分小计 |
6 |
|
|
|
|
|
|
学分总计 |
45 |
|
|
|
|
|
|
教 育 类 别 |
|
课 程 性 质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专业教育 |
学科 基础 课程 |
必修 |
ABRW0601 |
运动解剖学 Sports Anatomy |
3 |
60 |
48 |
12 |
3 |
1 |
1 |
ABRW0602 |
运动生理学 Exercise Physiology |
3 |
60 |
48 |
12 |
3 |
2 |
2 |
ABRW0606 |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Basic Theories of Sports Curriculum |
2 |
32 |
32 |
|
2 |
1 |
1 |
ABRW0605 |
学校体育学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
3 |
48 |
40 |
8 |
3 |
4 |
4 |
ABRW0607 |
田径(一) Track and Field (I) |
3 |
48 |
4 |
44 |
3 |
1 |
|
ABRW0608 |
田径(二) Track and Field (II) |
3 |
48 |
4 |
44 |
3 |
2 |
2 |
ABRW0609 |
体操 Gymnastics |
3 |
48 |
4 |
44 |
3 |
1 |
1 |
ABRW0603 |
教育学 Pedagogy |
2 |
32 |
32 |
|
2 |
5 |
5 |
ABRW0604 |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2 |
32 |
32 |
|
3 |
6 |
6 |
限选 |
ABRW0611 |
篮球 Basketball |
3 |
48 |
6 |
42 |
3 |
2 |
2 |
ABRW0617 |
健美操 Aerobics |
2 |
32 |
4 |
28 |
2 |
2 |
|
ABRW0612 |
足球 Football |
3 |
48 |
6 |
42 |
3 |
3 |
2 |
ABRW0613 |
排球 Volleyball |
3 |
48 |
6 |
42 |
3 |
3 |
|
ABRW0614 |
网球 Tennis |
2 |
32 |
4 |
28 |
2 |
3 |
|
ABRW0615 |
武术 Martial Arts |
2 |
32 |
4 |
28 |
2 |
3 |
|
ABRW0641 |
羽毛球 Badminton |
2 |
32 |
4 |
28 |
2 |
3 |
|
ABRW0618 |
跆拳道 Taekwondo |
2 |
32 |
4 |
28 |
2 |
3 |
|
ABRW0619 |
乒乓球 Table Tennis |
2 |
32 |
4 |
28 |
2 |
4 |
|
ABRW0616 |
游泳 Swimming |
2 |
32 |
|
32 |
8 |
5 |
|
|
学分小计 |
47 |
|
|
|
|
|
|
专业核心 课程 |
必修 |
ABRW0620 |
主项提高课(一) Main Item Improving Lesson (I) |
4 |
64 |
4 |
60 |
4 |
4 |
|
ABRW0621 |
主项提高课(二) Main Item Improving Lesson (II) |
4 |
64 |
4 |
60 |
4 |
5 |
|
ABRW0622 |
主项提高课(三) Main Item Improving Lesson (III) |
4 |
64 |
4 |
60 |
6 |
6 |
6 |
ABRW0624 |
体育保健学 Sport Hygiene |
2 |
32 |
28 |
4 |
2 |
4 |
4 |
ABRW0623 |
运动训练学 Theories of Sport Training |
2 |
32 |
28 |
4 |
2 |
5 |
5 |
限选 |
ABRW0630 |
健身运动 Fitness and Bodybuilding |
2 |
32 |
|
32 |
2 |
3 |
|
ABRW0625 |
体育艺术学概论 Sport Arts Theories |
2 |
32 |
32 |
|
2 |
6 |
|
|
学分小计 |
20 |
|
|
|
|
|
|
专业方向课程 (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分别在第4学期第Ⅰ、Ⅱ模块,第5学期Ⅲ、Ⅳ,第六学期Ⅴ、Ⅵ中任选一模块上课) |
选修模块课程Ⅰ |
ABTJ0302 |
时尚健身舞蹈 Fashion fitness dance |
2 |
32 |
|
32 |
2 |
4 |
|
ABTJ0303 |
毽绳运动 Shuttlecock and rope skipping exercise |
1 |
16 |
|
16 |
2 |
4 |
|
ABTJ0304 |
拓展与户外运动 Expand and outdoor sports |
1 |
16 |
4 |
12 |
2 |
4 |
|
ABRW0638 |
运动处方原理 Exercise prescription principle |
1 |
16 |
16 |
|
2 |
4 |
|
选修模块课程Ⅱ |
ABRW0631 |
体育舞蹈 Sport Dance |
2 |
32 |
|
32 |
2 |
4 |
|
ABTJ0305 |
瑜伽 yoga |
2 |
32 |
|
32 |
3 |
4 |
|
ABRW0632 |
运动营养 Sports Neurology |
1 |
16 |
16 |
|
2 |
4 |
|
选修模块课程Ⅲ |
ABTJ0306 |
团体表演编排与设计 Group show layout and design |
2 |
32 |
16 |
16 |
3 |
5 |
|
ABTJ0307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案例分析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and case analysis |
1 |
16 |
16 |
|
2 |
5 |
|
选修模块课程Ⅳ |
ABRW0639 |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Physical Training theory and approach |
2 |
32 |
4 |
28 |
2 |
5 |
|
ABTJ0308 |
健身房服务与管理 The gym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1 |
16 |
16 |
|
2 |
5 |
|
选修模块课程Ⅴ |
ABRW0640 |
体育统计学 Sports Statistics |
2 |
32 |
32 |
|
3 |
6 |
|
ABRW0637 |
体育社会学 Sports Sociology |
2 |
32 |
32 |
|
2 |
6 |
|
ABRW0643 |
体育游戏 Sports Games |
2 |
32 |
6 |
26 |
3 |
6 |
|
ABTJ0309 |
气排球 Gas volleyball |
1 |
16 |
|
16 |
2 |
6 |
|
选修模块课程Ⅵ |
ABTJ0310 |
救生救护 lifesaving and rescue |
2 |
32 |
|
32 |
8 |
6 |
|
ABRW0635 |
保健与推拿 Health Care and Message |
2 |
32 |
8 |
24 |
3 |
6 |
|
ABRW0636 |
太极与养生 Tai Chi and Health Preserving |
2 |
32 |
|
32 |
2 |
6 |
|
ABRW0626 |
体育美学 Sport Aesthetic |
1 |
16 |
16 |
|
2 |
6 |
|
|
学分小计 |
15 |
|
|
|
|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ABRW0644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一) Sports to strengthen basic training Ⅰ |
1 |
|
|
1周 |
|
2 |
|
ABRW0645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二) Sports to strengthen basic training Ⅱ |
1 |
|
|
1周 |
|
4 |
|
ABRW0646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三) Sports to strengthen basic training Ⅲ |
1 |
|
|
1周 |
|
6 |
|
ABRW0648 |
教育见习 Educational Practice |
2 |
|
|
2周 |
|
5 |
|
ABRW0649 |
教学技能训练与实践(含说课)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and Practice(Including speaking lesson) |
3 |
|
|
3周 |
|
6 |
|
ABTJ0311 |
写作训练 Writing training |
1 |
|
|
1周 |
|
7 |
|
ABRW0650 |
毕业实习 Practice of Graduation |
9 |
|
|
9周 |
|
7 |
|
ABRW0651 |
毕业论文(设计) (Design)thesis of Graduation |
15 |
|
|
15周 |
|
8 |
|
学分小计 |
33 |
|
|
|
|
|
|
学分总计 |
115 |
|
|
|
|
|
|
教 育 类 别 |
|
课程性质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拓展教育 |
素质教育 |
选修 |
系列课程1 |
自然与科学文明 Natural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
1 |
16 |
|
|
|
|
|
系列课程2 |
历史与文化传承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
1 |
16 |
|
|
|
|
|
系列课程3 |
文学与艺术审美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 |
1 |
16 |
|
|
|
|
|
系列课程4 |
经法与社会分析 By the law and social analysis |
1 |
16 |
|
|
|
|
|
系列课程5 (斜体模块五选四) |
系列课程5 |
素养与个体成长 Literacy and individual growth |
1 |
16 |
|
|
|
|
|
学分小计 |
4 |
64 |
|
|
|
|
|
第二课堂 |
必修 |
系列 课程 |
第二课堂教育系列课程 The second classroom education courses |
6 |
64 |
|
|
|
1-6 |
|
学分小计 |
6 |
|
|
|
|
|
|
学分总计 |
10 |
|
|
|
|
|
|
总学分 |
170 |
|
|
|
|
|
|
附表二: 学分学时统计表
教 育 类 别 |
课程模块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学 |
总学分 |
比例 |
学时 |
比例 |
学分 |
周数 |
学分 |
普 通 教 育 |
公共基础课 |
480 |
73.2% |
29 |
|
|
29 |
17.06 |
公共选修课 |
176 |
26.8% |
11 |
|
|
11 |
6.47 |
实践教学 |
|
|
|
6 |
5 |
5 |
2.94 |
小计 |
656 |
|
40 |
6 |
5 |
45 |
26.47 |
专 业 教 育 |
学科基础课 |
764 |
57.77% |
47 |
|
|
47 |
27.65 |
专业核心课 |
320 |
24.17% |
20 |
|
|
20 |
11.76 |
专业方向课 |
240 |
18.13% |
15 |
|
|
15 |
8.82 |
集中实践环节 |
|
|
|
33 |
33 |
33 |
19.41 |
小 计 |
1324 |
|
82 |
33 |
33 |
115 |
67.65 |
拓 展 教 育 |
必修课 |
0 |
|
|
|
|
0 |
0 |
选修课 |
64 |
|
|
|
|
4 |
2.35 |
实践教学 |
|
|
|
|
|
6 |
3.53 |
小计 |
64 |
|
|
|
|
10 |
5.88 |
合 计 |
2044 |
|
|
|
|
170 |
100% |
附表三: 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表
类别 |
课程编号 |
实验课程名称 |
实验 时数 |
课程 性质 |
开设 学期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个数 |
课程实验类 |
ABRW0601 |
运动解剖学 |
12 |
必修 |
1 |
|
ABRW0602 |
运动生理学 |
12 |
必修 |
2 |
5 |
|
|
|
|
|
|
|
|
|
|
|
|
实习、实训类 |
|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
教学 周数 |
学分 |
环节 性质 |
开设学期 |
ABSZ010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习 |
1 |
1 |
必修 |
2 |
ABSZ04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习 |
2 |
2 |
必修 |
5、6 |
ABWZ0101 |
军训 |
2 |
1 |
必修 |
1 |
ABXX0202 |
计算机强化 |
1 |
1 |
必修 |
2 |
ABRW0644 ABRW0645 ABRW0646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1-3) |
1周/次 |
共3学分 |
必修 |
2、4、6 |
ABRW0648 |
教育见习 |
2 |
2 |
必修 |
5 |
ABRW0649 |
教学技能训练与实践(含说课) |
3 |
3 |
必修 |
6 |
ABTJ0311 |
写作训练 |
1 |
1 |
必修 |
7 |
ABRW0650 |
毕业实习 |
9 |
9 |
必修 |
7 |
设计、创作类 |
ABRW0651 |
毕业论文(设计) |
15 |
15 |
必修 |
8 |
|
|
|
|
必修 |
|
|
|
|
|
必修 |
|
拓展实践类 |
|
活动项目名称 |
学分要求 |
项目性质 |
|
|
|
|
|
|
|
|
|
|
|
|
|
|
|
|
注:课程性质、环节性质和项目性质指必修、选修。
附表四: 第一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一 |
ABSZ0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32 |
|
|
2 |
必修 |
|
|
ABSZ0201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
|
|
必修 |
|
|
ABWZ0101 |
军训 |
1 |
|
|
2周 |
|
必修 |
|
|
ABWZ0102 |
军事理论 |
1 |
32 |
32 |
|
2 |
必修 |
|
|
ABRW0101 |
大学英语(一) |
4 |
64 |
48 |
16 |
4 |
必修 |
|
|
ABRW0601 |
运动解剖学 |
3 |
60 |
48 |
12 |
4 |
必修 |
考试 |
实验课程单独开设 |
ABRW0606 |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
2 |
32 |
32 |
|
2 |
必修 |
考试 |
|
ABRW0607 |
田径(一) |
3 |
48 |
4 |
44 |
3 |
必修 |
考查 |
所学项目多,理论考试放在第二学期 |
ABRW0609 |
体操 |
3 |
48 |
4 |
44 |
3 |
必修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分学期制定
第二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二 |
ABSZ010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习 |
1 |
|
|
1周 |
|
必修 |
|
|
ABSZ03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0 |
8 |
3 |
必修 |
|
|
ABSZ0201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
|
|
必修 |
|
|
ABRW0102 |
大学英语(二) |
4 |
64 |
48 |
16 |
4 |
必修 |
|
|
ABXX0201 |
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 |
3 |
48 |
48 |
|
3 |
必修 |
|
|
ABXX0203 |
计算机强化训练 |
1 |
|
|
1周 |
|
必修 |
|
|
ABXG01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
2 |
限选 |
|
|
ABRW1102 |
运动生理学 |
3 |
60 |
48 |
12 |
4 |
必修 |
考试 |
先修课程为运动解剖学 实验课程单独开设 |
ABRW0608 |
田径(二) |
3 |
48 |
6 |
42 |
3 |
必修 |
考试 |
先修课程为田径(一),第二学期的成绩应为田径课程的总成绩 |
ABRW0611 |
篮球 |
3 |
48 |
6 |
42 |
3 |
限选 |
考试 |
|
ABRW0617 |
健美操 |
2 |
32 |
4 |
28 |
2 |
限选 |
考查 |
体操 |
ABRW0644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一) |
1 |
|
|
1周 |
|
必修 |
考查 |
田径(一)、体操 |
第三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三 |
ABSZ050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2 |
24 |
8 |
2 |
必修 |
|
|
ABSZ0201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
|
|
必修 |
考查 |
|
ABRW0103 |
大学英语(三) |
4 |
64 |
48 |
16 |
4 |
必修 |
考试 |
|
ABZS01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 |
0.5 |
8 |
8 |
|
1 |
限选 |
|
|
ABRW0612 |
足球 |
3 |
48 |
6 |
42 |
3 |
限选 |
考试 |
|
ABRW0613 |
排球 |
3 |
48 |
6 |
42 |
3 |
限选 |
考试 |
|
ABRW0614 |
网球 |
2 |
32 |
4 |
28 |
2 |
限选 |
考查 |
|
ABRW0615 |
武术 |
2 |
32 |
4 |
28 |
2 |
限选 |
考查 |
|
ABRW0641 |
羽毛球 |
2 |
32 |
|
32 |
2 |
限选 |
考查 |
|
ABRW0618 |
跆拳道 |
2 |
32 |
|
32 |
2 |
限选 |
考查 |
|
ABRW0630 |
健身运动 |
2 |
32 |
|
32 |
2 |
限选 |
考查 |
|
第四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四 |
ABSZ0201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
|
|
必修 |
考查 |
|
ABRW0104 |
体育英语 |
3 |
48 |
44 |
4 |
3 |
限选 |
考查 |
大学英语 |
ABRW0605 |
学校体育学 |
3 |
48 |
40 |
8 |
3 |
必修 |
考试 |
体育基本理论 |
ABRW0619 |
乒乓球 |
2 |
32 |
|
32 |
2 |
限选 |
考查 |
|
ABRW0620 |
主项提高课(一) |
4 |
64 |
4 |
60 |
4 |
必修 |
考查 |
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网球、跆拳道、羽毛球、武术等普修课程 |
ABRW0623 |
体育保健学 |
2 |
32 |
28 |
4 |
2 |
必修 |
考试 |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
ABTJ0302 |
时尚健身舞蹈 |
2 |
32 |
|
32 |
2 |
选修模块课程Ⅰ |
考查 |
健美操 |
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在第Ⅰ、Ⅱ模块中任选一模块上课 |
ABTJ0303 |
毽绳运动 |
1 |
16 |
|
16 |
2 |
考查 |
田径 |
ABTJ0304 |
拓展与户外运动 |
1 |
16 |
4 |
12 |
2 |
考查 |
田径 |
ABRW0638 |
运动处方原理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
ABRW0631 |
体育舞蹈 |
2 |
32 |
|
32 |
2 |
选修模块课程Ⅱ |
考查 |
武术、体育保健学 |
ABTJ0305 |
瑜伽 |
2 |
32 |
|
32 |
3 |
考查 |
健美操 |
ABRW0632 |
运动营养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
|
ABRW0645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二) |
1 |
|
|
1周 |
|
必修 |
考查 |
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 |
第五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五 |
ABSZ04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56 |
8 |
4 |
必修 |
|
|
ABSZ04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习 |
1 |
|
|
1周 |
|
必修 |
|
|
ABSZ0201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32 |
|
|
必修 |
|
|
|
陶艺欣赏 |
3 |
48 |
48 |
|
|
限选 |
|
|
ABRW0603 |
教育学 |
2 |
32 |
32 |
|
2 |
必修 |
考试 |
|
ABRW0616 |
游泳 |
2 |
32 |
|
32 |
8 |
限选 |
考查 |
|
ABRW0621 |
主项提高课(二) |
4 |
64 |
4 |
60 |
4 |
必修 |
考查 |
主项提高课(一) |
ABRW0623 |
运动训练学 |
2 |
32 |
28 |
4 |
2 |
|
考试 |
体育基本理论、各术科 |
ABTJ0306 |
团体表演编排与设计 |
2 |
32 |
16 |
16 |
3 |
选修模块课程Ⅲ |
考查 |
体操、健美操 |
学生在第Ⅲ、Ⅳ模块中任选一模块上课 |
ABTJ0307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案例分析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学校体育学 |
ABRW0639 |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
2 |
32 |
4 |
28 |
2 |
选修模块课程Ⅳ |
考查 |
田径、健身运动 |
ABTJ0308 |
健身房服务与管理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健身运动 |
ABRW0648 |
教育见习 |
2 |
|
|
2周 |
|
|
|
|
第六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六 |
ABSZ04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习 |
1 |
|
|
1周 |
|
必修 |
|
|
ABSZ0201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
|
|
必修 |
|
|
ABZS0102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16 |
|
|
2 |
限选 |
|
|
ABRW0604 |
教育心理学 |
2 |
32 |
32 |
|
3 |
必修 |
考试 |
教育学 |
ABRW0622 |
主项提高课(三) |
4 |
64 |
42 |
60 |
6 |
必修 |
考试 |
主项提高课(一)(二),本学期为结课考试,应为该课程的总评价 |
ABRW0625 |
体育艺术学概论 |
2 |
32 |
|
|
2 |
限选 |
考查 |
体育基本理论、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等 |
ABRW0640 |
体育统计学 |
2 |
32 |
32 |
|
3 |
选修模块课程Ⅴ |
考查 |
教育学 |
学生在第Ⅴ、Ⅵ模块中任选一模块上课 |
ABRW0637 |
体育社会学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体育基本理论 |
ABRW0643 |
体育游戏 |
2 |
32 |
6 |
26 |
3 |
考查 |
学校体育学、各术科 |
ABTJ0309 |
气排球 |
1 |
16 |
|
16 |
2 |
考查 |
排球 |
ABTJ0310 |
救生救护 |
2 |
32 |
|
32 |
8 |
选修模块课程Ⅵ |
考查 |
游泳 |
ABRW0635 |
保健与推拿 |
2 |
32 |
8 |
24 |
3 |
考查 |
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 |
ABRW0636 |
太极与养生 |
2 |
32 |
|
32 |
2 |
考查 |
健美操 |
ABRW0626 |
体育美学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体育基本理论 |
ABRW0646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三) |
1 |
|
|
1周 |
|
必修 |
考查 |
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 |
ABRW0649 |
教学技能训练与实践(含说课) |
3 |
|
|
3周 |
|
必修 |
考查 |
教育见习 |
第七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七 |
ABXX0202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32 |
32 |
|
|
限选 |
考查 |
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学 |
ABRW0654 |
体育科研方法 |
0.5 |
8 |
6 |
2 |
|
限选 |
考查 |
体育基本理论、体育统计学 |
ABTJ0311 |
写作训练 |
1 |
|
|
1周 |
|
必修 |
考查 |
先体育科研方法,后写作训练 |
ABRW0650 |
毕业实习 |
9 |
|
|
9周 |
|
必修 |
考查 |
教育见习、教学技能训练与实践(含说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学期课程一览表
学 期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名称) |
|
|
|
|
|
总学时 |
授课 |
|
|
八 |
ABRW0651 |
毕业论文(设计) |
15 |
|
|
|
|
必修 |
考查 |
体育科研方法、写作训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五: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大纲
经过本科四年培养,学生应具有人文、科学和教育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1 知识体系标准
拥有科学、技术、职业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
1.1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
1) 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
2) 社会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
3) 政治、法律法规、艺术等方面的公共政策知识。
1.2 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
1) 掌握作为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
2) 了解运动营养、保健学的基本知识;
3) 了解体育人文、艺术和科技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1.3 工具性知识
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包括:
1) 掌握一定的英语和体育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2) 了解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3) 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
1.4 专业知识
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包括:
1) 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 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知识;
3) 掌握基本体育技术技能,如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并对其中某一到两项运动技能熟练掌握;
4) 掌握健身运动和社会体育指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 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6) 掌握一定的体育人文、艺术等体育人文社科的知识和分析方法;
7) 掌握一定的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体育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8) 了解运动处方、按摩与推拿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5 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包括:
1)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艺术、民俗、历史、国家的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
2) 了解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 能力体系标准
拥有体育教学、健身和社会体育指导、运动康复、体育竞赛裁判和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2.1 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能力
1) 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查询和文献检索,获取信息;
2) 了解学科内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家的发展战略;
3) 自主学习,更新知识,制定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个人和集体的工作效率。
2.2 应用知识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包括:
1)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
2) 定义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炼问题;
3)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等手段进行具体分析;
4) 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2.3 体育教学实践能力
1) 掌握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技能;
2) 能从事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管理、运动训练、运动队管理、学校体育赛事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2.4 开拓创新能力
1)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体育教学设计,具有教学反思思维;体育赛事策划、体育组织的管理能力。
2.5 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
1) 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具有在学科内、跨学科、多学科领域以及跨文化背景进行合作的初步能力;
3) 勇于挑战和接受挑战,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2.6 组织协调能力
1) 具有一定的系统思维能力,能权衡不同因素,分清主次;
2) 具有组织、协调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3) 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2.7 国际视野
1) 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先进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3 素养体系标准
具有人文、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素质。
3.1 人文素养
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2) 具有全球视野和为人类进步服务的意识;
3)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较强体力劳动的挑战;
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危机和挑战;
6) 具有理性的继承和批判精神;
7) 坚定的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
3.2 科学素养
1)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 具有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开创精神;
3) 具有针对体育现象特点的科学思维方式。
3.3艺术素养
1)具有一定陶瓷艺术知识和欣赏能力;
2)具有将体育与艺术、审美进行结合的能力。
附表六: 教学周历表
周次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一 |
|
入学教育和军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2、形式与政策(32)2、军事理论(32)1、大学英语(一)(64)4、运动解剖学与实验课程(60)3、体育基本理论教程(32)2、田径(一)(48)3、体操(48)3 周学时:21.75 学分:21 学时:348 |
机动 |
考试 |
二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习1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8)3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一) |
形式与政策(32)2、大学英语(二)(64)4、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48)3、计算机强化训练1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6)1、运动生理学(60)3、田径(二)(48)3、篮球(48)3、健美操(32)2 |
考试 |
周学时:24 学分:27 学时:384 |
三 |
中国近代史纲要(32)2、形式与政策(32)2、大学英语(三)(6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8)0.5、足球(48)3、排球(48)3、网球(32)2、武术(32)2、羽毛球(32)2、跆拳道(32)2、健身运动(32)2 周学时:24.5 学分:24.5 学时:392 |
考试 |
四 |
形式与政策(32)2、体育英语(64)4、学校体育学(48)3、乒乓球(32)2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二) |
主项提高课(一)(64)4、体育保健学(32)2、选修课程模块Ⅰ[时尚健身舞蹈(32)2、毽绳运动(16)1、拓展与户外运动(16)1、运动处方原理(16)1]、选修课程模块Ⅱ[体育舞蹈(32)2、瑜伽(32)2、运动营养(16)1] |
考试 |
周学时:21 学分:21 学时:336 |
五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4、形式与政策(32)2、陶艺欣赏(48)3、教育学(32)2、游泳(32)2、主项提高课(二)(64)4、运动训练学(32)2 |
教育见习 |
选修课程模块Ⅲ[团体表演编排与设计(32)2、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案例分析(16)1] |
毛和中国课程实习 |
选修课程模块Ⅳ[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32)2、健身房服务与管理(16)1] |
考试 |
周学时:21 学分25 学时:336 |
六 |
形式与政策(32)2、大学生就业指导(16)1、教育心理学(32)2、主项提高课(三)(64)4 |
体育基本功强化训练(三) |
教学技能训练与实践(含说课) |
体育艺术概论(32)2、选修课程模块Ⅴ[体育统计学(32)2、体育社会学(32)2、体育游戏(32)2、气排球(16)1] |
毛和中国课程实习 |
选修课程模块Ⅵ[救生救护(32)2、保健与推拿(32)2、太极与养生(32)2、体育美学(16)1]、 |
考试 |
周学时:18 学分:19 学时:288 |
七 |
现代教育技术(32)2、体育科研方法(8)0.5 周学时:2.5 学分:12.5 学时:40 |
写作训练 |
毕业实习 |
八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15周 |
毕业教育 |
毕业答辩 |
|
注:总学分:170,总学时:2044,实践周数39周;课程名称后括弧内数字为学时数,括弧外数字为学分数。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第1学期 |
第2学期 |
第3学期 |
第4学期 |
第5学期 |
第6学期 |
第7学期 |
第8学期 |

































































































































































